2025级新生们、家长们,武警承训教官们,老师们、校友们,以及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西安医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阳光灿烂,晴空万里,我们在这里相聚,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欢迎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3773名优秀学子加入这所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医学校园,注入最新鲜的血液和最朝气蓬勃的力量。我代表西安医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对你们十年苦读、破茧成蝶,成为学校的一员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欢迎!也向一路关心、支持你们,抚养你们成长和精心培养你们的家长、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从此,我们将共赴“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伟大事业。
刚才发言的本科生代表,有过两年军旅生活和两年大学生活,讲到要有身心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博学的知识;7位新生代表的发言让人感动,从家庭经历对疾病的认知、自己就医时对医学朦胧的认识、对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感想等方面表达了对医学的执着和坚守,让我们看到了2025级新生是有思想、有情怀、懂感恩、有抱负的有志青年。教师代表关于教学科研的发言向所有学生传递了学习秘籍,只要掌握学习成长规律,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就一定会成为优秀的医学人才。校友代表的发言深涵对母校情感,他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优秀可以从西安医学院起步。佩戴校徽之后你们就是真正的西医人,校徽赋予的责任使命你们要用一生去坚守。
今天恰逢11位新同学的生日,与开学典礼交融是一件幸运的事,我同全校师生为你们送上生日最美好的祝福!也祝愿所有新生以奋斗为烛,以理想为光,开启属于自己、属于民族和人民、属于党和国家的新征程。
新征程上,我们承载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几个月前你们回答过的高考作文主题是“梦的赠予”,我想,有梦很关键,为梦想而奋斗必须有具体行动,把美好梦想变成惠及人民福祉的现实才是真正梦的赠予。我坚信你们今天走进医学的殿堂,就是医学梦的启航,医学梦的赠予需要每个医学人用情怀、行动和坚持去回馈,要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竭力解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本质上就是健康梦想的接续赠予,成就了人类健康发展史。当患者将康复的信任托付于我们,当社会将健康的梦想寄托于我们,既是沉甸甸的责任,也是神圣的使命。从今天起,你们不仅要追寻自己的梦想,更要锻造为他人健康梦想保驾护航的品德和能力。
西安医学院的发展就是一场健康梦想的接力跑。1951年,我们的前辈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医疗卫生事业刚刚起步之时,把根植于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千钧重担和迫切需求,与区域人民对健康服务的殷切期盼和历史方位结合的像钢铁一般的牢固,创办了陕西省卫生技术学校。七十四年来,这份责任在一代代西医人手中传递,不断壮大,我们从最初的几十名学生,到如今培养出15万余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从当初比较单一的专业设置,到如今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等多学科专业的办学格局,在这个过程中,无数师长将梦想赠予学生,无数校友将梦想赠予患者、社会以及卫生健康事业,这种赠予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信任与使命的双循环,是富有温度的螺旋式上升,体现了医学事业的独特魅力,也是我们医学人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
同学们,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何其有幸,党和国家已经擘画好“健康中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等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将不断回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付诸实践。增进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是党和国家对医学人的召唤,“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是新时代青年人最坚定的承诺。于此,我想对你们提三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是不忘初心,铸牢医学梦想。今年是陕西省全面实施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院校专业组”志愿填报模式为每位考生追求兴趣爱好、实现个人梦想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精准的可能。在此背景下,西安医学院在陕西本科批次招生中一次投档,满额录取,20个专业中19个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高于去年。这不仅是一组数据,也是广大考生和家长对我们学校的信任与认可,更是社会对我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办学质量的充分肯定。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对西安医学院的选择难能可贵,令我们感动与珍视,这份初心需要坚守。医学之路,道阻且长。未来,无数次实验等待你们去完成,无数个深夜需要你们挑灯苦读,无数位病人将检验你们的品德与能力。这条路有许多不确定和困难会成为你们成长道路的“拦路虎”,成为考验意志的“磨刀石”,或许会打磨你们的初心,甚至动摇你们的坚持,但请同学们常怀敬畏、牢记选择医学时的那份执着,坚毅前行。愿你们在未来岁月中,始终以炽热初心回应时代召唤,以坚韧意志迎接学业与职业的挑战,最终成长为被国家信任、人民认可的卓越健康守护者。
二是志存高远,勇毅前行追梦。梦想如何实现,我想以优秀校友的成长之路启示大家:要立志追求卓越,继续深造。近年来,我校考研升学率逐年提高,2025年为23.17%,超过五分之一的毕业生考上了研究生,其中相当一部分同学被北大医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等顶尖院校录取;另一组数据,考研录取率排名前列的专业如临床医学卓越班达63.79%、全科医学56.67%、儿科学49.12%、临床医学44.78%,呈现出良好向上态势。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你们可以向更高层次深造,西安医学院能够助力你们成长成才。要服务国家需求,甘于奉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西安医学院“面向基层、服务地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办学定位所赋予的使命和职责,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人的殷殷嘱托。2015届全科医学专业毕业生匡世东,扎根安康市紫阳县蒿坪镇中心卫生院十余年,已经成为院长,当地百姓用民谣花鼓传唱“蒿坪就有个卫生院,卫生院里出好汉,匡院长,真大夫,治病救人是好汉...”,他被誉为暖心乡村医生和“青年榜样”。2021届护理专业陕西籍毕业生邓妮,放弃三甲医院工作,离开家乡只身一人远赴西藏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工作,在雪域高原始终饱含赤子之心,她的无私奉献入选教育部第五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优秀事迹。今年,又有一大批毕业生到县级以下基层就业,26名学子响应“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号召,奔赴新疆、西藏等西部基层一线。这些事迹告诉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才能不负青年称号,不会妄度青春。要坚持不懈奋斗,矢志提升自我,勇攀医学高峰。医学的进步在于孜孜不倦求索,从实验室到手术台,从基础理论到关键技术突破,都经过无数次实验,是甘坐“冷板凳”和坚持长期主义理念的实践结果。95届校友南岩东,中专毕业后通过自考,升学至大专、本科直到硕士博士,表现出追求卓越的个人品质,现任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学科带头人,荣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是全国劳动模范。2010届校友王小文,攻读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副主任、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员,获教育部“西部之光”学者、“全国优秀医师”“青年拔尖科技人才”等称号,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他敢于担当、表现突出,被人民网、中新网、重庆日报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像这样的校友还有很多,他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坚守在医疗、公卫、管理第一线,用自己所学和执着的初心为身边人做好健康服务保障,值得我们为之喝彩!
同学们,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西安医学院会像母亲一样慈祥、质朴、勤劳,像父亲一样敦厚、坚韧、进取,全力托举你们最初的医学梦想,全心助力你们飞得更高更远。学校的发展历程和优秀校友的成就已经证明,只要努力,你一定会成为最优秀的人。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创造出属于自己、奉献医学事业的精彩人生!
三是精诚为民,圆梦健康中国。刚才播放了九三阅兵特别报道,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举世瞩目,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阅兵仪式不仅展示了国威军威,更彰显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和国防现代化的辉煌成就。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离不开每个行业、每位奋斗者的辛勤付出与创新创造。阅兵场上官兵们挺拔的英姿、坚定的目光、整齐的步伐,展示人民军队和平之师、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的雄姿英貌,他们是新时代青年忠诚担当、奋发有为的楷模,是青年人应该有的模样,也是我们西医学子学习的榜样。
对医学生而言,穿上白大褂就意味着肩负起守护人民健康的千钧重担和助力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我们要缅怀先烈,学习他们精忠报国、为民族独立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传承和践行“大医精诚”的古训,要努力锤炼过硬本领,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为“健康中国”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要进行为期两周的军事训练。这不仅是对体魄的锤炼,更是对意志的磨砺、对品格的塑造。希望大家以九三阅兵受阅部队官兵为榜样,将他们的精神风貌融入军训每一次训练、每一个动作。希望通过两周的洗礼,你们能强健体魄,淬炼出军人般的坚韧意志与集体荣誉感,为今后的医学之路注入拼搏的动力。
亲爱的同学们,我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在这一宏大历史进程中,医学事业关乎人类生命健康这一根本福祉,作为医学人,面临着人工智能的机遇与挑战,面临着新医科建设的时代命题,作为医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更要拥抱AI,学会批判性思维和跨界思维,时刻牵手先进技术,提升学习和实践能力,做一名有情怀、有温度、有担当的苍生大医。
谢谢大家!